座右铭(motto)与铭的关系
贡献者: | admin | 类别: | 励志名言大全 |
受欢迎度: | 10 | 点击数: | 累积有8003人浏览 |
标签: | 座右铭 | ||
知识摘要: | 座右铭(motto)与铭的关系:每个人都有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,座右铭是恪守这一原则的较常见的形式。座右铭的内容是勉励自己,鞭策自己,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。座右铭是铭的一种。 |
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的格言,后泛指人们激励、警戒自己,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。历史上,中外许多名人都有自己的“座右铭”。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几乎都有自己的人生格言——座右铭。
铭文样式之一。铭原指镂刻在器物上的文字,以记功颂德传扬于后世。《文选·崔瑗〈座右铭〉》吕延济题注:“瑗兄璋为人所杀,瑗遂手刃其仇,亡命,蒙赦而出,作此铭以自戒,尝置座右,故曰座右铭也。”座右铭由来于此。座右铭的铭文比其他铭文更为简短,有的只是一两句话或格言,置于座位的旁边,用以自警。每个人都有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,座右铭是恪守这一原则的较常见的形式。座右铭的内容是勉励自己,鞭策自己,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。
座右铭是铭的一种。
铭字释义
(就其名词的属性而言)在《现代汉语词典》里有两种解释:
(1)在器物、碑碣上面记述事实、功德等的文字;
(2)警惕自己的文字。
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。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。
第一层含义的铭,如唐代大文豪韩愈的《柳子厚墓志铭》、宋代文学大师苏轼的《三槐堂铭》以及王安石的《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军墓志铭》……等等,都属于此类范畴,这些精典的铭文,不仅以其独特的文学形式,为中国古代的散文增添了魅力,更以其朴实的语言、深沉的情感,感动无数后人。
而第二层含义的铭,既:“警惕自己的文字”的铭——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“座右铭”,其体裁或文或联,其文字有长有短,大都是起着励志修身、鞭策警省的作用。据《南史》记载,南朝时宋的名将吴阶,“善读史,有往事可师者,录置座右。积久,墙牅皆格言也。”这可能是见诸于正史的有关座右铭的较早出处。
然而,作为铭的一钟,最早的座右铭并非文字,而是一种物品,既“物铭”:相传,在春秋时,齐人为死去的齐桓公修了一座庙。里面摆放一个装酒的器皿,叫欹器。一次,孔子与学生拜庙时,对学生说:“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倾斜,把酒或水倒进去,到一半的时候,就直立起来;欹器装满,还会倾斜。所以,过去齐桓公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右边,用来警示自己不可骄傲自满。”——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,最早的座右铭,就是这种叫 “欹器”的酒器。